陶德教育

语文老师谈写作:帮学生找到好“米”

 在教学实践中,笔者发现小学第二、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知识,也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,说起话来滔滔不绝,但是一到写文章时便只会“啃笔头”。追根溯源,关键是他们不懂得观察生活,缺乏素材意识。
 在教学过程中,我注意培养学生的素材意识,并帮助他们提高发现、整理素材的能力,这样学生就不愁无“米”下锅了。

一、留意生活,即兴写作
这是一个秋日的上午,金风送爽,天高云淡,由于体育老师请假,我临时客串了一节“体育课”。踢了一会足球后,水池边围了一圈孩子,他们歪着脑袋,好奇地看着什么,原来是昆虫蜕下来的空壳。
一个学生好奇地问:“这是什么虫子的壳呢?虫子去哪儿了?”学生们把我拉到池边,非要我给他们讲讲。其实这是什么虫子我也不清楚,看着学生求知若渴的目光,我立刻意识到,这正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并积累写作素材的机会。于是,我故弄玄虚,卖起了关子:“这是什么虫子?为什么要蜕皮?它们现在在哪儿呢?老师统统知道,可就是不告诉你们,谁能从多个角度仔细观察它们的样子,老师就告诉谁。可是,咱们只能近距离观察,不能破坏,懂吗?”此言一出,孩子们齐刷刷卧倒一片,趴在池边,细细地看起来……《语文课程标准》在相关学段的目标中曾指出:“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,内容具体,感情真实。”纪实作文关键在一个“实”字,这就需要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,关注周围的世界,丰富自己的见闻,并在观察中积累习作素材。这样,有了真材实料,写作才能具体生动,言之有物。


二、丰富生活,拓展延伸
平时在上班的途中,我总是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轨迹。有一天,我发现学校道路两边刚刚画好的一些标志线。接下来,在通往食堂的路面上,我又发现了一堆白色晶体,似盐,如糖,又像白色的沙子,这到底是什么呢?我进一步搜寻,果然,在刚刷的标志线上发现了这些东西,它们被均匀地洒在标志线的白漆上,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。于是我赶紧上网搜索,得知这是石英砂,是石英石的粉末,撒在标志线上是为了反光,提醒人们注意安全。
    我想这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机会,于是我精心导演了一幕“偶遇”。中午吃完午饭,我故意把学生带到这条路上。果然,好奇的孩子发现了这堆晶体,纷纷向我报告,我故作惊喜地说:“它们像什么?还有哪儿有?”不一会儿,学生便发现了它们的踪迹,问题一个接一个,如连珠炮一般。“这是什么?为什么要把它们撒在标志线上呢……”“谁来猜一猜?”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。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:有的说是为了美观,因为它们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,多漂亮呀;有的说是为了防滑,因为白漆太光滑了,下雨天容易摔跤。于是,我忍不住公布了答案。接下来,学生返回教室,把这一切记录下来。

 三、品味生活,乐于表达
自学校整体搬迁至城南新区之后,我校实行的是“朝九晚四”的作息制度,大部分学生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。每天午饭时间,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尤其好,不单单缘自“民以食为天”,还因为换了个环境,走出课堂,他们的身心更为放松。总之,这段时间是真正的“快乐时光”。闲来无事,我便悄悄地观察起他们吃饭的样子,这一瞧,让我忍俊不禁,因为每个人的吃相都很特别:有的仔细研究一番鸡腿,再慢条斯理地动筷子;有的与同学头挨头,脚挨脚,边吃边聊;有的则狼吞虎咽、大快朵颐……于是,一次习作课上,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作文标题“开饭喽”。起初,学生们一头雾水,不知我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当我进一步提示之后,他们立即露出会心的笑容,教室里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,大家你一言,我一语,把自己用“大脑照相机”拍摄到的画面接二连三地描述出来,一行行生动幽默的文字也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。
生活是创作的源泉,生活中的素材无处不在,关键是你是否懂得欣赏、品味。笔者认为,在写作教学中,教师的素材意识固然重要,但最终目标是唤醒学生沉睡的耳朵,使之能听;唤醒学生蒙蔽的眼睛,使之能看;唤醒学生闭合的唇舌,使之能说。更重要的,要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,使之长出一对敏锐的触角,用心去触摸平凡人生中的种种美好与感动。
 
(本文转载于人教学习网,作者单位:安徽省滁州市实验小学)